【如何愛一個人,並找回自己的安全感?】
我們嚮往著一段美好的情感關係,但開始後,卻充滿不安全感。
像是,時常我們進入感情後,開始懷疑關係是一種束縛,比起單身時,好像失去了更多的自由,或者我們甚至來不及開始好好品嚐愛情的甜蜜與愉悅,便開始嘗試揣測對方的看法,每個舉動、每個表情、看著你的眼神,是否閃爍著不確定,想確認彼此都有相同的感覺與付出,卻又擔驚受怕。
抑或往往在失去感情後,回頭檢視這一切的美好時光,才發現,原來這段感情中,對方其實付出了很多也很投入了很多愛給自己,即便懊悔,也只是跟自己說「下次要好好珍惜」「原來我又錯過了」
這些過程,在開始尋覓感情後,我們一再的經歷,而這倒底是一個人自導自演的感受,還是對方真心愛過,一段感情走完,我們仍無法給自己確認答案的真實與否。
來占卜或問事的朋友,提出感情疑惑時,總問著:
「他有沒有愛過我?」「是否後悔過?」「我想知道對方心裡頭怎麼看我?」
解析時也不乏會發現,這些狀況不只是今生的題,也有著累世的經歷感情的「執著」造成。
而這些問題都指著同個方向叫「內在的安全感」
其實在愛情投射出的模樣,複製了父母關係的情感輪迴。
第一步,我可以先來看懂,什麼叫「愛」
「我無法定義愛是什麼,因為愛是沒有定義的,無法展示、研究、分析,只有透過體驗,你才能知道愛是什麼。體驗的第一步,擺脫你內在本性中的父母,變得自由,對內在父母感到慈悲,否則你會繼續怨恨下去,會繼續複製父母給你創造的感情輪迴。」奧修-愛-麥田出版
榮格曾在個人無意識中提到,完整心靈個體化的重要關鍵在於「認知到父母親不是『愛』的全貌」,而奧修也在此書中提到相同的一個關鍵。
在我們出生開始,便從母胎中建構心中的「愛」,接著成長的過程,父母用著「希望」讓你為「愛」有著定義,父母打從心裡希望你可以擁有喜悅,但我們開始定義完成希望就是喜悅時,開始把自己變成複製品,這樣的複製,讓你在愛情關係中,也尋覓著對方的「期望」,完成對方提出的要求,希望的樣貌,渴求的完美情人,定義了這樣的行為,叫做愛的表現,所以我們永遠無法擁有安全感,因為每段關係的期望與要求都不同。
擺脫內在父母,重新去找回愛的感受,這很艱難,但是必須去做,開始觀察我們面對情感關係的感受,每當我們有情緒時,面對困難時,我們做出的決定與行為,是不是父母也曾經做過相同的範例?
先開始作出與父母不同的選擇,與他們不同的決定,例如:「面對與情人爭執時,你選擇轉頭離開,跟父母吵架時,母親做的行為相同。」此時你可以決定選擇留下來,面對這段爭執,或者認真地跟對方大吵一下都行!
不要害怕失敗或結果不如你的心理預期,做出不同的決定,唯有踏出去,擺脫這些思考慣性,用新的方式去感受愛,擺脫複製下來的不安全感,會發現,其實你不是真的不安與擔心,一切只是內在慣性去要你做出最有利及最不用思考的決定。
「成長過程的心理素材,成為我們判斷情感關係的最佳捷徑與材料,找出屬於你的『愛』會發現不安感,都是內心虛構的幻象。」
如果你仍然不安,我將在接下來的日子,分享剩下的各個步驟。
#探索自我
#探索情感
#奧修
#榮格
#不安全感
#感情
#愛情
#情感關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