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從另一半身上,無法感受到安全感?
試想,如若尋找情感關係的過程,是人們在尋找來到人世間時,我們遇到的第一份「愛的關係」,情人便成為轉移的補償對象,然而終究感覺不一樣,會不會是感受不到「情人關係」安全感的主因?
「情感關係中,失去摯愛與至親的過程,為了補足內在的情感不協調性,人們無意識的天性會出現『移情作用』來轉移我們的情感目標,製造補償作用完成內在的情感協調。」(1875-1961-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-商周出版)
今天來探訪「愛情中的安全感」議題其中一章。在接觸的占卜及課程的學員,不乏有著想知道另一半想法以及該如何做下一步的決斷。詢問內容常見:「該不該跟對方分手?」、「對方是不是有其他喜歡的人?」、「對方會跟我繼續多久?」、「這個人是我的正緣嗎?」
釐清到後來,有些人甚至希望自己因為「被干擾」才有這些想法;很多時候原因來自人們對於「情感關係的安全感」,希望對方總是明白自己感受,每個時刻該做點什麼,適時關心自己與回應彼此?可以如此對待你的人,莫過於父母或有著血緣關係的親人(不全然指所有人),然而在獨立自己人格與情感世界的過程,找到屬於自己下一個「愛的階段」是不可忽略的一環。
理想值與現實產生的誤差,讓人感受不到愛,感受不到關係的羈絆,漸漸地也認為這段關係是否該結束,亦或需從何繼續努力下去,其實當這樣的疑惑出現時,該進入下個階段的訊息便來臨了。你們的『情感關係』是時候需要進入到『承諾關係』,這是在感情裡面必定前往的下一站;承諾與忠貞的愛,需要犧牲到部分的自由,自由與承諾並無法兼具。是時候該認清這個事實!
「自由的愛情,沒有安全感,習慣自由,需要用孤獨來交換。」在對的人身上,交付出適當自由,讓彼此有著更緊密的關係,或許你並不適用於「如此自由的情感關係」找尋安全感的源頭,經常來自原生家庭的複製與轉移,然而如何真正的解決呢? 既然無法重新把家庭課題移除,需要在感情中學會的,便是「承諾」。
「A lot of people are afraid to say what they want. That's why they don't get what they want.」很多人不敢說出他們想要什麼,所以他們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。
謝巖谷